行業新聞
黃芪等10種中藥材將成產業主角
發布時間: 2016-08-12 11:55 6957 次瀏覽
10月24日,省農業廳印發《山西省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》(討論稿),我省將依托道地中藥材品種優勢和野生資源豐富、山區面積大的特點,重點發展黃芪、黨參、黃芩、連翹、遠志、地黃、山藥、柴胡、款冬花、山茱萸10個重點品種的種植,以及連翹、沙棘、山桃、山杏、野酸棗、豬苓、甘草、知母、苦參等品種的野生撫育,力爭3年后全省中藥材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400萬畝,年產量達4億公斤,年產值達50億元。
我省地形地貌、生態氣候復雜多樣,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130萬畝左右,占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的6.9%(2011年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1863萬畝)。
我省已初步構建了中藥材種植、中藥材飲片加工、中藥研發、生產等門類比較齊全的產業化生產體系和流通體系,形成了大同、太原、晉中、侯馬、運城、長治等以醫藥工業園為核心的醫藥工業產業集群。我省生產的復方苦參注射液、定坤丹、牛黃安宮丸、黃芪凍干粉針劑、維腦路通、丁桂兒臍貼、大山楂丸等成為全國名牌產品,山西康立生藥業公司生產的山楂葉(果)提取物(總黃酮),占全國市場的九成。
雖然近年來我省中藥材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,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。
我省中藥材龍頭企業少、規模小,對中藥材產業的拉動作用有限。目前全省中藥材年加工量不到年產量的兩成,年銷售收入僅占全國中醫藥行業總銷售收入的2%,利潤僅占1%。我省中醫藥上市企業僅兩家,而山東省有6家、廣東省有6家、重慶市有5家、吉林省有4家。
我省中藥材市場體系建設滯后,至今沒有一個規范化、標準化、規?;闹兴幉呐l配送市場。
此外,我省專業從事栽培、育種、加工和新藥研發的技術人才奇缺,基層技術推廣體系中的專業人員更是寥寥無幾。
有專家預測,21世紀植物藥提取藥品將逐步成為全球醫藥市場的主流,各國對中藥材的需求將快速增長,國際植物藥市場份額每年已達400億美元。
我省大部分縣域都屬于山區、丘陵區,這些地區是許多道地中藥材的優生區,種植中藥材效益非??捎^。據測算,平均每畝收益在3000元左右。去年,黃芩、遠志、柴胡、潞黨參畝收入在5000元以上,潞黨參畝收入最高的達1.6萬元。
今后幾年,我省將實施“2134”中藥材產業發展工程。即在全省范圍內建立黃芪、黃芩、黨參、柴胡、遠志、地黃、連翹等20個道地中藥材優勢品種基地縣;扶持100個示范作用強、運作規范的中藥材專業合作社;支持30個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的中藥龍頭企業,列入我省農業產業化“513”工程給予扶持;建設400萬畝道地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,把我省打造成一流的國家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基地。